5月24日,我公司受邀參加由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主辦的“機動車排放污染物控制論壇”,本次論壇的主題是“關注面向國六的乘用車后處理前沿技術,聚焦GPF技術應用”。
國六標準對排放要求更加嚴格,要滿足最嚴的國六排放限值要求,排放后處理系統和技術升級必不可少,汽油機顆粒物捕集器(GPF)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
為減少柴油機顆粒物排放,柴油機顆粒捕集器(DPF)已經成為柴油機后處理系統標配,GPF則是針對汽油機尤其是直噴汽油機滿足歐洲及中國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而研發設計的產品。在國六階段,汽油機也需要加裝汽油機顆粒捕集器從而滿足嚴苛的排放限值要求。
在此背景下,從整車成本、發動機技術、排放后處理系統等各方面對汽車及零部件企業提出了新要求。為期兩天的“機動車排放污染物控制論壇”主要針對國六標準與行業動態進行剖析,并對汽油機顆粒捕捉器以及催化劑技術的現狀進行深度討論。長安汽車、吉利汽車、東風汽車的相關專家也都對汽油機顆粒捕捉器使用標準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的精彩演講。Timothy V. Johnson院士面向國六的國內外先進后處理系統與關鍵零部件技術與參會嘉賓進行深度探討。與會專家和原康寧公司首席科學家Timothy V. Johnson院士、康寧公司何蘇浩博士、優美科Doug Ball 技術專家、清華大學帥石金教授和 Simon C. Tung 教授、四川大學陳耀強教授、東風乘用車龍永生總監、長安汽車繆曙霞總監、吉利汽車楊陳博士、德爾福(中國)魏少華博士等企事業單位專家進行互動,共同研討機動車排放污染物控制技術的未來發展。
參加本次技術論壇的不僅有國內外知名教授更有各行業精英,包括汽車發動機、潤滑油、添加劑等領域專家,對于機動車排放污染物控制技術有著獨到的見解。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在各行業的關注和努力支持下,國六標準一定能順利實施。